随着“双碳”目标持续推进,国家层面再出重拳!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了2025版《绿色工厂评价通则(征求意见稿)》,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实现了全方位升级,我国绿色制造体系正由“基础合规”迈向“深度减碳”。对企业而言,这不仅是一次政策加码,更是绿色竞争格局的重塑信号。
2018 版 vs 2025 版核心差异对比表
新版《通则》在评价逻辑上实现颠覆性升级,理念、维度、能力三大核心变化值得高度关注:
1个核心理念迭代
明确以“能源低碳化、资源高效化、生产洁净化、产品绿色化、用地集约化”为绿色五化新导向,替代原有“无害化、资源化”等传统概念,突出全生命周期绿色绩效。
2大评价维度革新
“基本要求 + 量化绩效指标”双轨制上线,不达基本要求的企业将直接失去参评资格。
3项能力建设强化
企业必须具备碳管理能力、数据披露能力、管理体系融合能力,三者缺一不可。
新版标准首次引入强制性达标条件,对所有申报企业提出以下四项“基本门槛”要求:
1 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
· 执行标准:GB/T 32150《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》、GB/T 32151行业分册
· 要求详解:企业须以工厂为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,确保核算边界与能耗统计一致,涵盖生产/辅助/附属系统。
· 咨询建议:尽快搭建碳数据监测系统,可委托CNAS认证第三方机构进行年度核查。
2 可持续发展报告强制披露
· 要求详解:每年须披露ESG绩效或绿色低碳发展报告,路径包括官网、交易所公告平台,推荐引入第三方鉴证机制。
· 执行参考:《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(试行)》《上市公司ESG报告编制指引》
3 四大管理体系必须齐全并认证有效
· 包括:
质量管理体系(GB/T 19001) |
环境管理体系(GB/T 24001) |
能源管理体系(GB/T 23331) |
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(GB/T 45001) |
· 补充标准:特定行业如汽车(IATF 16949)、医疗(ISO 13485)需满足专项认证。
4 合规性红线全面收紧
· 三年内无环保、安全、质量事故
· 主要用能设备达国家能效2级,禁止使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列明的淘汰类设备
· 用水 / 能耗强度须符合 GB 17167、GB/T 18820 等标准要求,再生材料使用率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等指标纳入基础考核。
新版标准以“五化”一级指标为框架,搭配24项二级指标,按“引领值(行业前5%)a”、“基准值(行业平均)”双线评分,全面推动企业由“达标”向“争先”跃升。
一级维度重点指标更新内容
一级维度 | 重点指标更新内容 |
能源低碳化 | 引入“碳排放强度”、“可再生能源利用率”,推动结构转型 |
资源高效化 | 强调“再生材料利用率”、“水资源重复利用率”,支持循环经济 |
生产洁净化 | 评价“绿色改造投入”、“污染物排放强度”,推动源头减排 |
产品绿色化 | 引入“产品碳足迹核算”、“绿色产值占比”,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|
用地集约化 | 聚焦“土地产出率”,简化原有指标体系 |
01. 对标自查,找准短板
· 核查是否拥有温室气体核算能力、四体系认证、近三年无重大违规记录
· 特别注意“碳足迹管理”和“用能设备更新”等短板领域
02. 搭建系统,打好基础
· 构建一体化能碳管理平台,实现数据自动采集、智能分析、绩效追踪
· 尽快完成碳排放初步核查与全厂碳边界设定
03. 抢跑披露,积累信用
· 建议2024年内率先发布首份ESG或绿色发展报告
· 利用政策窗口期,主动向工信部反馈行业建议,争取标准细化空间
注:本文内容基于征求意见稿整理,最终以官方发布稿为准。参考资料1-《绿色工厂评价通则》(征求意见稿)2-《绿色工厂评价通则》(征求意见稿)编制说明3- 《绿色工厂评价通则》 (GBT36132-2018 )
电话:13728674862(Louis)
电话:18125867127(Casper)
Copyright 2023-2025 版权所有:广东领碳科技有限公司
领碳科技公众号
了解更多领碳科技信息
"领" 航发展,"碳" 索未来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深信泰丰大厦1702
邮箱:louis@lt-carbon.com
关注视频号
了解更多行业讯息